首页 | 研究所概况 | 研究方向 | 研究队伍 | 科研成果 | 招生招聘 | 合作交流 | 新闻动态 | 联系我们 
新闻动态

所内动态

学术活动

科研动态

文化活动


  科研动态
不同类型重金属胁迫下不同入侵程度的水生入侵植物和本地植物凋落物共同分解对土壤酶活性之影响
加入时间:2025年07月22日 08:03 来源:王从彦  访问量:

近年来,入侵植物介导的环境生态风险日益凸显,特别是入侵植物导致的生态安全问题已对我国的环境健康与生物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所以,阐明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关键机理迫在眉睫,以期为有效实现其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防控奠定强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入侵植物可以通过凋落物分解和土壤环境产生互作,即:入侵植物通过其凋落物的分解释放各种营养物质,改变土壤营养循环,特别是影响土壤酶活性,从而营造出一个更利于其进一步入侵进程的土壤微环境。因此,入侵植物可能通过凋落物分解途径形成植物-土壤互作关系,特别是可以与土壤环境形成正反馈,从而利于其自身入侵。

近年来,重金属污染介导的环境生态风险日益凸显,且重金属可能显著影响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进程。同时,铅和铜是两种影响植物和土壤酶活性的主要重金属种类,且两种常常在华东地区形成复合污染。而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污染可能影响入侵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进程,进而影响土壤酶活性,从而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因此,阐明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污染下入侵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进程,特别是不同入侵程度的入侵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进程,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关键机理,对阐明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驱动机理至关重要。因此,亟待深入解析并进一步阐明不同类型的重金属污染下耦合调控不同入侵程度的入侵植物凋落物的分解进程的关键驱动机理,以期为有效实现其环境风险评估和预警防控奠定强力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当前基于凋落物分解进程视角研究并阐明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机理主要基于陆生入侵植物。然而,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水生生态系统的生态结构相对单一,生态脆弱性较强,生态抗韧性较差。因此,水生生态系统的环境健康与生物安全问题相对严峻,尤其是在当前入侵植物的入侵进程日益凸显下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是,与陆地生态系统相比,入侵植物介导的生物安全问题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可能更为严重,尤其是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形成的单优群落面积更大、群落密度更高、影响范围更广、环境生态风险更强。因此,分析并阐明水生生态系统中入侵植物成功入侵的关键驱动机理迫在眉睫。

基于此,我所王从彦研究团队(江苏大学入侵生物学研究团队)聚焦当前入侵生态学领域备受关注的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之一,并独辟蹊径,重点解析两种重金属铅和铜单一污染及其复合污染(包括铜污染、铅污染、铅和铜复合污染以及对照)下入侵水生植物凤眼蓝(俗称凤眼莲、水葫芦)和本地水生植物睡莲叶片凋落物的单一分解及其共同分解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关键调控机理。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具体如下:

1. 无重金属污染下,凤眼蓝的分解速率低于睡莲的分解速率。

2. 铅和铜单一污染及其复合污染促进凤眼蓝的分解速率,且随凤眼蓝入侵程度的增加而增加。

3. 多酚氧化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是显著影响两种水生植物分解速率的关键因素。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3390/horticulturae11070768



江苏大学环境生态研究所 版权所有
通讯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江苏大学本部内
iee.ujs.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