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生物入侵大会(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Biological Invasions)每四年举行1次,是生物入侵研究领域最高级别的国际学术会议,该会议为生物入侵及植物保护领域的学者们进行生物入侵机理及防控的进展及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2013年10月24日,“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ICBI2013)”在青岛召开,大会以“生物入侵、生态安全与食品安全”为主题,来自美国、英国、丹麦、加拿大、法国、肯尼亚、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000位专家和代表参加了会议,深入探讨了生物入侵对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影响。我所青年教师王从彦、戴志聪两位老师分别提交摘要并参加了本次会议。

2013年10月王从彦、戴志聪老师参加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
在此次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美国科学院院士Daniel Simberloff教授、《Ecology》期刊主编Donald R. Strong教授、《Ecology Letters》期刊编辑Andrew M. Liebhold博士等多位国际知名生物入侵研究专家作了大会报告,并分15个专题进行了133个分组报告。其中,综合议题包括:1.全球变化下的生物入侵,2.生物入侵和粮食安全,3.入侵物种的科学研究在国际政策制定中的作用,4.入侵途径:管理、检测和模拟,5.风险评估技术,6.入侵性和入侵特点,7.生物入侵中的种间协同互作作用,8.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9.外来入侵物种的生物防治、遗传控制和生态调控,10.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区域性治理,11.林业外来入侵物种的可持续治理,12.淡水/海洋生物入侵:生态威胁和治理策略。特别议题包括:1.发展中国家的生物入侵研究:科学与政策问题,2.异色瓢虫:全球合作时代的来临,3.红火蚁:如何阻止其在亚洲地区的扩散蔓延。会议所交流的论文反映了当前生物入侵及其防治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在会期间与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研究员合影

戴志聪老师在会期间与《Ecology》主编Donald R. Strong教授合影
其中,戴志聪老师做了题为“Characteriz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gene analogues (RGAs) based on conserved nucleotide-binding sites (NBS) inWedelia trilobataand higher evolutionary rate of NBS-RGAs of invasive plants: New insights into the biological invasion mechanism”分会场的口头报告,向与会的学者们介绍了江苏大学的概况并着重介绍了我所关于生物入侵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

戴志聪老师在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作报告